中国芯片人才荒困局:我想去互联网行业挣快钱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AI前线”(ID:ai-front),作者:刘燕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掌趣科技,科技苑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AI前线”(ID:ai-front),作者:刘燕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腾讯科技”(ID:qqtech),作者:澎湃新闻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财经十一人”(ID:caijingEleven),作者 陈伊凡,编辑 谢丽容。36氪经授权发布。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格隆汇探雷区”(ID:glh-tlq)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半导体行业观察”(ID:icbank),作者:邱丽婷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东四十条资本”(ID:DsstCapital),作者:柴佳音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8月4日,国务院发布了《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》(下文简称《政策》),提出了芯片产业税收、投融资、研究开发、进出口、人才和知识产权等细则。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我思锅我在”(ID:angelplusdevil),作者:史悦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文:李亚静编辑:佳敏随着信息化数据时代的到来,物联网、5G通信、AI(人工智能)等技术兴起,将产生大量的数据流,使得数据存储需求与日俱增。此前有关部门提出,目前半导体作为优先发展产业,阶段性目标是自给率从20%提高到40%,然后在2025年提高到70%。然而,目前国产关键存储器芯片DRAM、NAND的市场份额基本为零。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投中网”(ID:China-Venture),作者:马慕杰,36氪经授权发布。